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in,中医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组成】莲子肉9g 薏苡仁9g 缩砂仁6g 桔梗6g 白扁豆12g 白茯苓15g 人参15g 甘草9g 白术15g 山药1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大枣汤调下。小儿量按岁数加减服之。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胃气虚夹湿证。症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方中人参、白术、茯苓(四君子汤)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此乃脾虚易受湿困;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贫血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熟地黄15g 当归10g 白芍10g 川芎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血和血调经。

    【主治】营血虚滞证。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或见妇人月经不调、量少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方解】本方为补血和血的基本方。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为君药;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臣药;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尤为多用。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以及过敏性紫癜等属营血虚滞者。

    归脾汤(《济生方》)

    【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各9g 人参6g 木香6g 甘草炙3g

    【用法】加生姜、大枣同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方解】本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血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三:1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2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3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六味地黄丸(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20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各9g

    【用法】水蜜丸,每次6g,每日2次。

    【功用】滋补肾阴。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与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脾虚泄泻者慎用。

    肾气丸(《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24g 薯蓣(即山药)山茱萸各12g 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g 桂枝附子各3g

    【用法】为末。炼蜜为丸,每服6g,白酒或淡盐水送服,或作汤剂。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症见所腰腿酸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尿频不尽,脉虚弱,以及阳痿,水肿,痰饮咳喘等证。

    【方解】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为君药,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为辅助药,两者合用,使阴阳协调,肾气充足,肾阳虚证自然消除。正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穷”。即甘温补肾阳之药往往与甘润补肾阴的药物同用,才能阴阳相互为用。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

    七、固涩剂

    凡是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止汗,止遗,止泻,止咳等功效的,主要治疗气血津精耗散或滑脱病证的方剂,称之为固涩剂。按照病因和部位的不同,固涩剂可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等五类。

    固涩剂治疗病证主要是以正虚为本,精血津液滑脱散失为标,所以一般在治疗的时候常常需要配伍补益药,对于热病汗出,痰饮咳嗽,火动遗精,伤食泻痢或血热崩漏等证,为本方禁忌。

    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芪 麻黄 牡蛎各30g

    【用法】为粗散,每服9g,加小麦30g,水煎温服;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加小麦30g,水煎温服。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症见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方解】本方证多由气虚卫外不固,阴伤心阳不潜,日久心气亦耗所致。方中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君臣相配,是为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的常用组合。麻黄根甘平,功专收敛止汗,为佐药。小麦甘凉,专入心经,养气阴,退虚热,为佐使药。合而成方,补敛并用,兼潜心阳,共奏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功,可使气阴得复,汗出自止。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病后、手术后或产后身体虚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以及肺结核等所致自汗、盗汗属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者。

    八、安神方

    凡是以安神药为主要组成,具有安神定志等作用能够治疗神志不安,心神不宁病证的方剂,称之为安神方。分为重镇安神和补血安神两类。

    重镇安神剂多为矿物质药物,不宜久服,以防伤及胃气。此外,朱砂一类的安神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不宜久服。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组成】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15g 当归五味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各30g 生地黄120g

    【用法】为末。炼蜜为小丸,朱砂为衣,每服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心火上炎,阴血不足证。症见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梦遗健忘,不耐思虑,大便干燥,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方解】本方证是由于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心失所养所致。治宜滋阴清热,养血安神。方中以生地黄滋阴清热,使心神不为虚火所扰。为主药;玄参、天冬、麦冬协助生地以加强滋阴清热之力,丹参、当归身补血养心,使心血足而神自安,党参、茯苓益心气而安心神,柏子仁、远志宁心安神,更用五味子,酸枣仁之酸以敛心气的耗散,并能安神,以上诸药共为辅佐药;桔梗载药上行,朱砂镇心安神,以治其标,均为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滋阴安神之剂。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冠心病、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所致的失眠、心悸,以及复发性口疮等属于心肾阴虚血少者。本方滋阴之品较多,对脾胃虚弱、纳食欠佳、大便不实者,不宜长期服用。

    九、开窍剂

    凡是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神昏闭证的方剂称之为开窍剂。本类方剂分为凉开和温开两类。

    在临床应用开窍剂是应注意虚证和表证未解者不宜使用。本剂药物多为芳香辛散,不可久服,一般作急救用。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组成】牛黄30g 郁金30g 犀角(水牛角代)30g 黄连30g 朱砂30g 梅片7.5g 麝香7.5g 珍珠15g 栀子30g 雄黄30g 黄芩30g

    【用法】口服,每次1丸,小儿3岁以内每次1/4丸,4~6岁每次1/2丸,每日1~3次;昏迷者可鼻饲给药。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数有力。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方解】本方证因温热邪毒内闭心包所致。方中牛黄苦凉,清心解毒,辟秽开窍;水牛角咸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芳香开窍醒神。三药相配,是为清心开窍、凉血解毒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臣以大苦大寒之黄连、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毒,合牛黄、犀角则清解心包热毒之力颇强;冰片、郁金芳香辟秽,化浊通窍,以增麝香开窍醒神之功。佐以雄黄助牛黄辟秽解毒;朱砂、珍珠镇心安神,以除烦躁不安。用炼蜜为丸,和胃调中为使药。原方以金箔为衣,取其重镇安神之效。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肝性脑病、急性脑血管病、肺性脑病、颅脑外伤、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中毒引起的高热神昏等属热闭心包者。孕妇慎用。

    十、理气剂

    凡是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主要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称之为理气剂。分为行气和降气两类。

    应用本类方剂时,要辨明病证的寒热虚实而选择方剂,理气药一般情况时气味芳香辛干燥,在治疗的时应中病即止。对于年老体弱者,孕妇,呕吐等应该慎用。

    越鞠丸(《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6g)

    【用法】水丸,如绿豆大,每服6~9g,温开水送服。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方解】本方证由肝脾瘀滞所致,进而出现了六郁。方中香附辛香入肝,行气解郁为君药,以治气郁;川芎辛温入肝胆,为血中气药,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气解郁;栀子苦寒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辛苦性温,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味甘性温入脾胃,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四药共为臣佐。因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品,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胆石症、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等辨证属“六郁”者。

    十一、理血剂

    凡是以活血化瘀药或止血药为主组成,具有促进血液运行,消除瘀血,止血等作用的,用于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称之为理血剂。

    应用理血剂时要做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止血剂有留瘀之弊,可以适当的应用活血药。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12g 红花9g 当归9g 生地黄9g 川芎4.5g 赤芍6g 牛膝9g 桔梗4.5g 柴胡3g 枳壳6g 甘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全方配伍特点有三:1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2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3升降兼顾,既能**清阳,又可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由于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忌用。

    十灰散(《十药神书》)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栀子、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

    【用法】各药烧炭存性,研为细末,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适量,调服9g;也可外敷治外伤出血;也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呕血、咯血等。

    【方解】方中大蓟、小蓟、荷叶、茜草、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棕榈皮收涩止血;栀子清肝泻火,大黄导热下行以治病因;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血止而不留瘀。本方炒炭存性用,可加强收涩止血作用;用藕汁或萝卜汁京墨调服,意在增加清热止血作用。综观全方,以凉血止血为主,兼有清降及祛瘀作用。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咯血等属血热妄行者。本方为急则治标之剂,血止之后,还当审因图本,方能巩固疗效;对虚寒性出血则不宜使用。本方为散剂,既可内服,也能外用,但应预先制备,使火气消退,方可使用。

    十二、治风剂

    凡是以辛散疏风火息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等作用,主要治疗风病的方剂,称之为治风剂。风证可以分为外风和内风证,所以治风常有疏散外风和平息内风凉种类型。

    使用本类方剂当首先辨别是属于外风还是内风。外风宜散,不宜平息,内风宜息,不宜辛散。辛散疏风药多为温燥,易伤津液,对于津液不足或阴虚血少或阳亢有热者慎用。

    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薄荷叶24g 川芎荆芥各12g 细辛3g 防风4.5g 白芷羌活甘草各6g

    【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2次,饭后清茶调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症状见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本方所治之头痛,为外感风邪所致。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头痛),故为方中君药。薄荷、荆芥辛散上行,以助君药疏风止痛之功,并能清利头目,共为臣药。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羌活、白芷疏风止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棱骨痛),细辛祛风止痛,善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并能宣通鼻窍;防风辛散上部风邪。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功,共为方中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服时以茶清调下,取其苦凉轻清,清上降下,既可清利头目,又能制诸风药之过于温燥与升散,使升中有降,亦为佐药之用。综合本方,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于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风止痛而不温燥的特点,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头痛等属于风邪所致者。导致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与内伤的不同,对于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引起的头痛,均不宜使用。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组成】羚角片4.5g 桑叶6g 京川贝12g 鲜生地15g 双钩藤9g 菊花9g 茯神9g 生白芍9g 生甘草2.4g 淡竹茹1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盛动风证。症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以及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鸣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瘈疚,舌红,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为温热病邪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方中羚羊角咸寒,入肝经,善于凉肝息风;钩藤甘寒,入肝经,清热平肝,息风解痉。两药合用,清热凉肝,息风止痉之功增强,共为君药。配伍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加强凉肝息风之效,用为臣药。风火相煽,最易耗阴劫液,故用鲜地黄凉血滋阴,白芍养阴泄热,柔肝舒筋;两药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养阴增液,舒筋缓急,以加强息风解痉之力;邪热每多炼液为痰,故又以川贝母、鲜竹茹以清热化痰;热扰心神,以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以上俱为佐药。甘草兼调和诸药,为使。综观全方,以凉肝息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息风法的代表方。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妊娠子痫、高血压所致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或阳亢风动者。若温病后期,热势已衰,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应用。

    十三、治燥剂

    凡是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主要治疗干燥证的方剂称之为治燥剂。

    燥证有外燥和内燥之分,在辨证的时候要注意,在外燥中由于季节气候的不同还有温燥和凉燥之区别。本类方剂有甘寒滋腻,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在临床运用上,对于脾虚,痰湿困脾,素体多湿等不宜使用。

    杏苏散(《温病条辨》)

    【组成】苏叶9g 半夏9g 茯苓9g 前胡9g 桔梗6g 壳6g 甘草3g 大枣3枚 杏仁9g 橘皮6g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症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本方证为凉燥外袭,肺失宣降,痰湿内阻所致。方中苏叶辛温不燥,发表散邪,宣发肺气,使凉燥之邪从外而散;杏仁苦温而润,降利肺气,润燥止咳,二者共为君药。前胡疏风散邪,降气化痰,既协苏叶轻宣达表,又助杏仁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苏叶理肺化痰,共为臣药。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滋脾行津以润干燥,是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功兼佐使。本方乃苦温甘辛之法,发表宣化,表里同治之方,外可轻宣发表而解凉燥,内可理肺化痰而止咳嗽,表解痰消,肺气调和,诸症自除。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证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失宣降,痰湿内阻者。

    十四、祛湿剂

    凡是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主要治疗水湿病症的方剂,称之为祛湿药。

    应用祛湿药时应该注意的是,要达到利水的良好效果通常需要配伍行气药物,气行则水湿也化。应用祛湿剂容易耗伤阴液,所以对于阴虚,病后体虚,孕妇水肿患者慎用。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心和剂局方》)

    【组成】藿香9g 紫苏6g 白芷6g 大腹皮12g 茯苓12g 白术9g 陈皮6g 厚朴9g 半夏9g 桔梗6g 甘草6g 生姜6g 枣2枚

    【用法】做丸剂、散剂及煎剂均可。

    【功用】芳香化湿,和中止呕,行气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口淡,舌苔白腻等。

    【方解】方中主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能解表;辅以苏叶、白芷解表散寒而兼化湿滞,三药合用,其解表化湿之功,相得益彰;佐以厚朴、大腹皮去湿消滞,半夏、陈皮理气和胃、降逆止呕;桔梗宣肺利膈;湿滞之成,由于脾不健运,脾运则湿可化,又佐以茯苓、白术、甘草、大枣益气健脾,以助运化。各药合用,使风寒得解而寒热除,气机通畅则胸膈舒,脾胃调和则吐泻止。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较弱,故服后宜温覆以助解表。湿热霍乱之吐泻,则非本方所宜。

    十五、祛痰剂

    凡是以化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散痰涎作用,主要应用于各种痰证的方剂称之为祛痰剂。

    应用祛痰剂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辨别痰证的性质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百病多由痰作祟”,因为痰易阻滞气机,所以在临床化痰的同时还要注意配伍理气药。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橘红各10g 白茯苓9g 炙甘草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症见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方解】本方为祛痰基本方。方中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降逆止呕,变主药;辅以橘红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和中、理气化痰之功。方中橘红、半夏以陈久者良,故有“二陈”之名。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十六、消食剂

    凡是以消食导滞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导滞等作用,治疗饮食停滞病证的方剂,称之为消食剂。

    中医基础理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所以在应用消食剂治疗饮食停滞证的同时应当配伍健脾药和理气药。

    保和丸(《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180g 神曲60g 半夏茯苓各90g 陈皮连翘莱菔子各30g

    【用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症见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三药同用为臣,能消各种食物积滞。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

    【参考运用】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食积内停者。本方属攻伐之剂,故不宜久服。

    十七、驱虫剂

    驱虫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杀人体内寄生虫的作用,用于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

    使用驱虫剂时应忌吃油腻食物,并以空腹为宜,尤以临睡前服用为妥。有些驱虫药含有毒性,因此在运用时要注意剂量,用量过大,易伤正气或中毒;用量不足,则难生效。有些驱虫药具有攻伐作用,对年老体弱、孕妇等,使用宜慎重,或禁用。

    乌梅丸(《伤寒论》)

    【组成】乌梅500g 细辛180g 干姜300g 当归120g 附子180g 桂枝180g 黄柏180g 黄连500g 人参180g 蜀椒120g

    【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末,加密制丸,每服10g,日1~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或水煎服(用量以病情酌定)。

    【功用】安蛔止痛。

    【主治】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痢及反胃呕吐。

    【方解】本方是治疗蛔厥的主方。方中以乌梅味酸能制止蛔虫蠕动,为主药;蜀椒、细辛能驱虫,且治脏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清泄胃热均为辅药;并配合姜、桂、附以温脏祛寒,参、归补养气血,以为佐使。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对于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极为适合。

    【参考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菌痢、慢性胃肠炎、结肠炎等证属寒热错杂,气血虚弱者。

    思考题

    1.简述方剂的组成原则,举例说明。

    2.使用清热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泻下剂和温里剂的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4.六味地黄丸和肾气丸都能够治疗腰痛,临床在应用时怎样区别?

    5.补益剂主要分为哪几类?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如何理解“虚不受补”的含义?

    6.治风剂分哪几类?各适应于何种病证?注意事项有哪些?

    7.简述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功用和区别。

    8.简述归脾汤的组成,功用和主证。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